宣武医院低氧与缺血适应医学
dyqxsyyx
此平台旨在普及缺血适应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时了解专家出诊信息,增进医患沟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 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吉训明
脑小血管病,是一类多种病因导致的直径50-400um的脑小动脉、小静脉及毛细血管受累的病理过程。一旦脑小血管出了问题,会引起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损害、腔隙、脑微出血、血管周围间隙扩大、脑微梗死和脑萎缩等多种疾病。但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都将它们视为自然衰老的迹象。
睡眠障碍是脑小血管疾病易忽略的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维持睡眠困难、过早觉醒和醒后无恢复感等。睡眠障碍不仅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长期睡眠障碍还可使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和分析能力下降或丧失。如果您年龄在65岁以上,有三高等慢性病,出现怎样治疗也没有好转的睡眠障碍,则要引起注意了。
除了睡眠障碍,还有什么蛛丝马迹,可以让我们早发现早预防呢? 如果您有认知功能障碍,情绪突然改变、出现尿急、尿失禁,步态异常,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说明您可能出现脑小血管病变了。而如果您出现持续头鸣、头痛、头沉、头晕、眼胀、视物不清、视物变形、颈部不适、睡眠障碍等问题,可能是脑静脉回流不良导致的,要尽早去医院检查。但专家介绍,由于管径较小,脑小血管目前无精确的检查手段,只可根据其所致病变在头颅核磁共振和经颅多普勒超声的表现进行间接检查。所以目前对于脑小血管病变的诊治关键在于预防,那专家所介绍的,我们人体自带的保护因子,又是什么呢?
原来,保护因子就是抗缺血因子,除了运动和饮食,吉院长和研究团队经过10余年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研发了远隔缺血适应训练仪,并取得了国家专利,可有效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
远隔缺血适应训练的原理是,通过对上臂等远隔器官进行反复、多次的压迫与释放,实现局部组织的缺血与再灌注刺激,从而激活机体自身内源性抗缺血的保护机制,诱导机体产生缺血、缺氧保护物质,在释放袖带压力恢复上臂血流时,产生的保护物质归巢到缺血受损器官,如心脏、脑组织,产生保护作用。
患者也可以在家用水银式血压计激活这种保护因子,具体操作和注意要点,敬请收看今日17:25《养生堂》带来的《睡不好?致命脑病来袭!》。
小编友情提醒各位:若以后还想观看本期节目,可以在网上搜索出来进行观看哦!